時尚管理讀甚麼.其之一:個人學習

Date
Sep, 04, 2019
Comments
Comments Off on 時尚管理讀甚麼.其之一:個人學習

又到了開學季,回頭一看才發現在倫敦藝術大學的求學生活已經結束三個月。倫敦生活的期間,Instagram不乏高中生或是大一大二的學弟妹會私訊關於留學與未來道路的疑惑。

但選擇走上這條道路的過程,也許花個一萬字也還說不完。今天,就先聊聊我在倫敦藝術大學時尚學院(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的時尚管理系學了甚麼,也算是給自己一個里程碑紀念。

讀時尚=服裝設計師?

任何人聽到我在藝術大學或時尚學院求學,不僅不是十之八九,而是百分之百的都問:「所以你之後要當設計師囉?」是啊,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學習時尚與藝術的未來道路不是設計師就是藝術家,也是很多父母不同意孩子學習時尚與藝術的原因。

至少這是我最開始與父母溝通想轉換跑道最大的障礙。但,

時尚是一門範疇廣泛的獨立學科,尤其,在倫敦藝術大學的六個學院中,倫敦時尚學院又是個特別針對「時尚產業」而成立的教育體系。除了廣為人知的設計與藝術系(當然,光是設計與藝術又能再細分十幾、二十種的專精學系。),還有攝影、生物技術設計、工商管理MBA、時尚產業未來趨勢、時尚零售管理、時尚精品策略行銷、時尚心理學、時尚新聞產業等等。我所選擇的科系則是針對產業管理階級的時尚管理系。

企業管理系大家都懂,但冠上「時尚」兩字便一頭霧水了

英國的碩士為一年制。因為時間緊縮,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選課」。課表就是照著系上安排,乖乖按表操課。

課表總共只有三門:時尚產業概要、時尚零售鍊與時尚傳播學,頂多再多上語言課和周五的業界人士演講。

當個負責的孩子,好好上課寫作業

只有三門,果然留學生的生活就是有錢又爽,吃喝玩樂躺著等畢業!

相信看到這裡,應該很多人心裡又對著留學生嗤之以鼻了(我承認有些人確實過得很爽,至於等不等得到畢業嘛……)。不過「時尚管理」這個科系困難的地方便在於我們所學的課程,又分別有科系專門授課。「管理階層」是門雜學,需要了解各部門的運作與其所司並以全面的角度替企業思考;因此,我們要花一年的時間學習三個科系所各自教授的內容。

倫敦時尚學院自詡為學術導向的藝術學校,非常重視嚴格的研究方法與研究倫理,而每一門課也有一篇小論文等著;除此之外,還有一篇佔了一半學分的畢業論文。

這個目的在於激發對於時尚產業過去與未來發展的敏銳度,讓學生能夠從不同報章雜誌與研究論文中剖析適當的經營方法。這一年,我所寫過的論文為:

  • 時尚概論-品牌如何刺激消費者進行購買行為
  • 時尚零售鍊-個案比較,以波特價值鏈模型分析奢侈品牌與快時尚品牌的經營分析:以DIOR與MISSGUIDED為例
  • 時尚傳播學-倫敦哈洛德百貨2019春季行銷企劃書
  • 畢業自由研究論文-探討以XX科學運用於時尚產業XXX以避免XXX的可能性(因為沒有公開發表所以先打個碼)

四篇論文下來,可以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長處與進步。從最開始只引用了12篇研究,到最後已經知道如何有效率地略讀200多篇期刊論文,選出94篇有效佐證。

做個聰明人,勤奮運用圖書館

倫敦時尚學院的教學風氣十分放任,沒有人會安排進度與作業給學生。我們的生活,往往是老師給了報告期限,一個禮拜後馬上關心學生目前遇到的難題,然而……

「噢……我還沒有找到適合的期刊。」才剛開始,很多學生都會這麼說,

「甚麼?都已經一個禮拜了還沒有開始讀論文?你這樣交得了嗎?這樣滿危險的。」

加上重視休息的歐洲人,一年裡春假、寒假、銀行假等等假期放一放和最後的自由研究時間,上課時間並不比想像中多。如果平常不知道自主學習、利用校內外資源和跑圖書館,我可以很誠實地說你並不會學到多少東西。甚至有朋友在學期間便抱怨著覺得自己花了大把銀子來這裡也不曉得做了甚麼。

我感謝家裡教養的其中一點是,從小培養出的個性讓我並沒有特別想要像集章一樣,把英國與歐洲各地跑透,因為光是學校和倫敦本身的文藝活動,可以讓人學習與體驗的便已經非常充足了。

網路資源這麼發達,臺灣也有一些時尚科系,何必花錢出國?

但最大的不同之處,時尚是個深耕歐洲文化的產業,他們對於時尚學習的資源多上幾千倍。

我認為一所學校的價值取決於圖書館的藏書。倫敦時尚學院的圖書館與其他學院比起來甚小,可以用「迷你」來形容。不過對於時尚產業的資源卻更豐富,例如V&A維多利亞與亞伯博物館裡販售的書籍,圖書館都找得到,PANTONE官方下年度色彩預測與色碼、風衣設計的歷史與演變、莎士比亞時期風格、香奈兒品牌經營、跨性別時尚研究、環保時尚研究、舞台服裝密碼等等也應有盡有,更收藏著那些一本便動輒臺幣上萬的典藏。

為了鼓勵自己多利用資源,我和其他科系的朋友總是相約禮拜三到圖書館讀書、借書,我們也喜歡交流目前要進行的新研究與專題、更會互相幫助尋找研究需要的書籍,一方面是因為透過不同國家與科系的人來查找,可能可以發現和自己不同的切入點,另一方面則是可以藉由這個機會接觸不同領域的研究。

找到出國的價值

出國生活的價值需要自己創造與發現;長大後,沒有人會雙手捧著資源來告訴你該做甚麼、該讀甚麼,因為最後,只有自己能夠為了所期望的未來負責。

如果還抱持著被動學習的心態,那確實,還是省下這筆錢留在臺灣比較輕鬆。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