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伊蓮娜.歌勒妮高娃與聖彼得堡芭蕾舞團

Date
8 月, 19, 2019
Comments
在〈專訪:伊蓮娜.歌勒妮高娃與聖彼得堡芭蕾舞團〉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義大利,是為芭蕾舞的起源地;Ballo,義大利語中的「舞蹈」。經由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之手,興盛了這一既細膩、又熱情的舞蹈。

義大利和法國,享譽美之盛名的國度;但,讓古典芭蕾享譽國際的,是與西歐相隔千里的俄羅斯。

俄羅斯,印象中是個寒冷、不曾拜訪的國家;對它,我幾乎一無所知。但每每提到「俄羅斯」,住在我心中的老靈魂總是覺得格外嚮往,好像有個隱形的羈絆在我們之間-是古典音樂與古典芭蕾呢。

聖彼得堡芭蕾舞團皇冠上的珍珠

推開會議室的門,聖彼得堡芭蕾舞團的康斯坦丁.塔希金團長,與首席舞者伊蓮娜.歌勒妮高娃走了進來。雖然早已知道俄羅斯人是一個高大的民族,但一襲柔軟的長洋裝與長年練習芭蕾的氣質,似乎讓伊蓮娜又再高上了十幾公分。加上嘴角溫柔禮貌地微笑,這還真是光靠氣勢,便壓制了整個會議室。

「初次見面,我是Nereid。謝謝你們願意接受我的採訪。我有個小禮物想先送給伊蓮娜,是我親手繪製的白天鵝時尚插畫。」愣了一秒,我趕緊喚回差點斷片的腦袋。

幸好首先插了這朵花,舒緩了原本瀰漫在會議室裡的緊繃氣氛。

「舞台上,心中時時刻刻想的是每個動作的細節,該怎麼做才能更好。」

去年,在俄羅斯知名的芭蕾攝影師 Darian Volkova所執導的微電影,伊蓮娜形容自己為一座雕塑、亦為一位雕刻家。自從看了這部短片,我總好奇是甚麼轉捩點,使伊蓮娜開始認為自己不僅是芭蕾舞者,更是一位獨特的藝術家。

不同於剛進會議室時高冷的表情,團長與伊蓮娜的個性意外的率直隨和。 「其實這個概念最開始,是來自於導演看到伊蓮娜後的感想。」團長翻譯了伊蓮娜的話語,而伊蓮娜也笑了一下,「我們思考了一段時間,發現『雕塑』與『雕刻家』確實也符合伊蓮娜對自己的要求。……表演時,其實並不會刻意想甚麼,就是清空腦袋,並且沉浸於音樂之中。」

長年努力不懈是必須的,但天分也占了相當大的因素

芭蕾舞者,也像是位戲劇演員般,需要用心體會角色的心境與背景才能引領觀眾們享受舞台上的故事。但「如何將自己投入角色當中」,長時間的感受與經驗累積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但,團長也誠實地提到,除此之外,作為演員與芭蕾舞者的天份更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具備了天分的優勢,再透過努力進一步發展。

在伊蓮娜與團長的眼裡,天分、基礎與努力是三個相輔相成的元素,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認為俄羅斯嚴峻體系的芭蕾更能教育出像伊蓮娜有著強健基礎的舞者。

「不是比較誰有最快的揮鞭轉,而是如何比昨天的表演更完美」

問到社群網站,伊蓮娜認為這是一個雙面刃。網路普及促使人們可以獲得即時資訊當然是一件好事,但一項工具的好用與否,取決於使用者是否有聰明地應用,每一位芭蕾舞者與學生在消化資訊的同時都必須非常謹慎、仔細抉擇。「社群網站上的任何照片與影片都不是一場比賽。」伊蓮娜說到。對真正的舞者而言,比較誰可以轉出最快最多的揮鞭轉並沒有意義。每個人的競爭對手都不是別人,你需要的,只是想著如何超越上一秒的自己。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

一個下午的訪談,讓我覺得自己好像遇到了知音,這是我第一次,遇到同樣喜歡「經典」勝於「創新」的人。為了別出心裁,許多舞團會替不同作品注入新舞碼;然而,尤其《天鵝湖》,在團長心裡,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並且能流傳世紀是由於原始的音樂、編舞、感情與故事已相互融合,交織出和諧完美的樂章。

「如果要徹底改變編舞,當然可以。但請同樣改變作品的音樂,因為柴可夫斯基是屬於這個版本的芭蕾。」

觀賞芭蕾舞劇,就像是翻著一本華麗的童話書

每個產業都在想著如何吸引千禧世代-這個強大的消費族群,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古典芭蕾在各個世代都非常活躍。」團長很有自信地告訴我。確實,在伊蓮娜每場表演結束後的簽名會上,幾百人裡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而且許多都不是芭蕾學子,只是單純愛好觀賞芭蕾的一般學生。

不只是亞洲,許多歐美人士也懷疑著古典芭蕾在現代的困境,並且認為芭蕾是個高深、凡人難以理解的藝術作品。但在伊蓮娜與團長看來,這是個誤解與謬誤。伊蓮娜以《天鵝湖》舉例,她認為這部作品便是一個非常直觀、容易理解的戲劇。

其實,觀看古典芭蕾舞就像是翻著一本童話故事書,每一部作品都是由一本敘事性的童話改編而來。放下高不可攀的誤解,每個人都能享受芭蕾舞劇的有趣味。

「無關掌聲的大小,卻也不知怎麼解釋,但有些國家總是能創造出滿足人的……氣氛」

有著多年巡演經驗,伊蓮娜與聖彼得堡芭蕾舞團走訪過無數國家,不同國家自然有不同觀劇氣氛。對站在舞台上的伊蓮娜來說,像是吉隆坡、台北,雖然不如歐洲深根於芭蕾文化,但有些城市與國家總是能在劇院裡創造出令人愛好的氛圍。這與掌聲大小沒有關係,就是從觀眾席自然而然流露出,對於芭蕾純粹的喜愛。

隨時保持學習熱忱、把握當下的精進機會

翻著伊蓮娜的Instagram,可以發現伊蓮娜這三年重返學生身分。花了三年的時間,伊蓮娜回到母校學習、並考取芭蕾教師執照。「當然,回到校園之前伊蓮娜並沒有意會到這件事的難度。」不過,即便考取了教師執照,伊蓮娜依舊希望能繼續作為一位表演者、挑戰更多不同的角色。看著依蓮娜的眼睛,當下的她,想必依然深愛著舞台上的種種,與從觀眾席投射而來的熱情。

採訪札記

以往,我都是以單純欣賞的角度欽羨前方繽紛華麗的布景與來來去去的舞者;然而,自從在倫敦興盛觀劇文化的渲染、以及無數次的劇院導覽,對於觀劇,我漸漸培養出更深入的著眼點。

今年是我第一次觀看《舞姬》,那是一齣由Marius Petipa-俄羅斯派系芭蕾舞教父所編的艱難作品。雖然《舞姬》沒有過多的炫技動作,但正因為舞步的緩慢與延展性,才更考驗了芭蕾舞伶們的基礎。坐在觀眾席的我,每當看到那不斷延展的developpé或是arabèsque等等,我總是不自禁地秉住呼吸,似乎自己便是台上的舞者,一放鬆便在眾目睽睽下跌落。

不過,伊蓮娜穩健的核心證明了這些都只是我的庸人自擾。

但經過了這次的訪談,讓我真正愛上「伊蓮娜.歌勒妮高娃」的,是她貴為首席舞者,但卻依然親切、真誠的個性。或許是由於觀念類似,明明該是一場緊張、甚至略帶嚴肅的訪談,不消十分鐘,我卻覺得好似認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主辦單位: udnFunLife 聯合數位文創

攝影師: 4Samantha (https://www.instagram.com/4samantha/ )

Related Posts